當前位置:首頁 > 新聞中心 > 黨建園地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聞動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局長開講啦│“國”字當頭,成都治氣“野心家”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布時間:2023-03-15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瀏覽次數:8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天府之國的“國字號”實驗室,盛產美酒的赤水河,山路十八彎的山城,風光旖旎的浩渺太湖,生機勃勃的長江、黃河流域……當代中國,江山壯麗,氣象萬千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我國碳排放強度下降34.4%,環境保護、生態修復取得明顯進展,天藍、山青、水綠正在成為常態。走到哪里,就把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切和叮囑講到哪里,反復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,堅持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,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,建設天藍、地綠、水清的美麗中國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2023年,是貫徹落實黨的精神開局之年,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,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題中之義。各地如何學習貫徹生態文明思想,深入踐行“兩山”理論?為此,中國環境報特別策劃“局長開講啦”系列主題采訪,邀請各地生態環境局局長傾情講述。節目創新敘述形式和表現手法,局長們身處講述現場,在長江之濱,在黃河之畔,在煙雨江南,在秦嶺深處……生動反映各地學習貫徹黨的二精神,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,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,共建美麗中國的火熱實踐。期,“局長開講啦”攝制組走進四川省成都市,邀請成都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、局長張軍,講述不一樣的“硬核”成都。這是一個占地131畝的“國字號”實驗室,總投資約17億元,建筑面積8.8萬平方米,分兩期建設。一期項目擁有重型車檢測車間、輕型車檢測車間、研發中心、便攜式排放測試實驗室等功能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很多人好奇,成都是西南地區的一個省會城市,為什么要建一個“國字號”實驗室?來看一組數據:截至2023年1月,全市機動車保有量664.4萬余輛,次于北京,全國第二,且保持年均增長30余萬輛左右的增速。但同時,人們又把成都稱為“雪山下的公園城市”。這是一個看似矛盾的現象,一邊汽車保有量持續增長,一邊空氣質量不斷改善,成都是如何做到的,將如何布局未來?“國字號”實驗室建設之后,將對全國的大氣污染防治有何影響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所有的答案都藏在首期《成都“氣”魄:打造“國字號”實驗室》這期節目會讓你刷新火鍋、串串、大熊貓,川劇、蜀繡、春熙路等成都的傳統印象,帶你沉浸式體驗一座國內目前設備全、實驗能力強的機動車排放檢測專業實驗室,被成都治氣的雄心所震撼。敬請期待!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欧美a∨在线免费观看,欧片免费看app,亚洲毛片美国免费观看,色久久综合性爱网